京今有味走进北京深夜食堂,与贵州

秋分过后,北京的白天变得更短,昼夜温差使得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夜晚十点,丰台区宋家庄苇子坑街上的商铺陆陆续续关店收摊,除了一家夜宵店。“交个朋友·遵义烤鸡”的霓虹灯牌和络绎不绝的食客让小店在巷子里十分显眼,门口还在有人顶着冷风排队,时不时会有服务员出来叫号。“13号,13号的客人在吗?您几位?里面请。”一口北京话招呼着客人的小伙子申晨是店里的服务员。叫号、拿酒水、结账.......店里的杂活都在干,同时他也是烤鸡店的老板之一。申晨今年33岁,北京人。年初的时候他和发小决定在北京开一家餐饮店,从最初打算加盟连锁店到自己开一家北京没有的餐饮店,他们前期做了很多市场调研,最终把目光放到了遵义烤鸡上。“火锅烧烤类的餐饮店北京太多了,我们觉得要做就做北京没有的种类。从互联网平台上看到遵义烤鸡的视频,确实在北京没有,而且看这炭烤的就香,我们一拍脑门就直接跑到贵州去亲自品尝。”据申晨介绍,他们两人在遵义拜师学艺了小半年,每天“钉”在店里当帮工。“你别认为做烤鸡简单,烧炭、拆鸡、配料、烤制技巧每一步都有讲究。”两人学成后又回到北京选址、装修。今年9月1日烤鸡店正式开业。因为发小的烤鸡技术更加娴熟,两人分工明确,一个管前堂,另一个管后厨。为了最大限度保留他们在遵义吃到的烤鸡味道,店里的烤炭和配料、辣椒都从遵义运到北京,并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又在辣度上进行了区分和调整。“在北京能吃到贵州烤鸡我已经非常惊喜了,没想到味道还这么好,以后我应该会常来。”孙先生是贵州贵阳人,偶然间看到这家生意火爆又是家乡菜的店铺,烤鸡下肚更是赞不绝口,直呼找到了自己在北京的“深夜食堂”。申晨告诉记者,烤鸡店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偶尔还会忙到凌晨一两点。“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和顾客的体验,我们每天只做30份烤鸡,售完就关门了。”“菜单很贴心,部分菜品还可以先点半份尝一尝,烤鸡非常多汁,但是我觉得本地版本不够辣,下次想来试试遵义版本。”在北京读大学的王同学和朋友相约周末一起探店,被遵义烤鸡的独特口味圈粉了,“明年暑假一定去贵州吃最原始的版本。”申晨说,目前店里的消费主力军主要是年轻人,这也符合他们一开始的市场定位,“交个朋友”这个店名也是他们的初衷,希望能给北京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能吃特色美食、喝酒小聚的空间。他坦言,想把这家店作为一个起点,通过遵义烤鸡在北京做出自己的品牌,让更多人在提到贵州时不仅想到的是“酸汤鱼”“辣子鸡”等菜品,也能让像遵义烤鸡、小炒鸭血这类富有贵州特色的小吃宵夜走进北京食客的视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马圣耘陈美伊编辑何涛二审李劼三审周文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oujk.com/afhzz/48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