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九这天,90后广安夫妻俩上门为成都家庭做了11道菜年夜饭,包工包料一共元。大年初二,70后曹大姐夫妻俩上门,为双流的客人准备了10个菜的家宴。还有某连锁上门做菜平台上,大年三十就接到7个来自成都家庭的年夜饭订单,整个春节的成都年夜饭订单超过20个。根据客户需求,上门制作菜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每年的春节,都是上门做菜服务的旺季,主要用户群体为年轻人。四川旅游学院教授李想认为,上门做菜行业还处于百花齐放阶段,“做饭很多人觉得很简单,其实背后涉及到个人健康、营养搭配、科学烹饪等。对于现代餐饮业来说,上门做菜是全新的业务类型,目前是餐饮企业、家政以及具备一定烹饪技能的创业者在做。”从业者的健康状况、烹饪水平、服务水平等,目前都缺少行业准入标准,“上门做菜作为商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交平台上有很多上门做菜的帖子上门做菜受追捧90后夫妇上门做年夜饭11道菜元今年2月8日是大年二十九,来自四川广安的李静和丈夫接了一单上门做菜生意。李静和丈夫都是90后,上门做菜、住家保姆都是夫妻俩的工作。李静在社交网络上是一名颇具名气的自媒体博主,这次上门做菜是给丈夫打下手,“过年接的(上门做菜)单子比较多,光是这一天(2月8日)就有两单。”李静在视频中透露。青花椒鱼、红烧肥肠、辣子鸡、黑椒牛柳……一阵忙活下来,李静和丈夫做了11道菜,看起来色泽鲜亮,食欲满满。一桌子菜,包工包料包食材一共元。同样在春节期间上门做菜的,还有成都70后曹大姐夫妻俩。曹大姐老公是厨师,平时夫妻俩在成都范围内接上门做菜的订单。今年2月11日正月初二,曹大姐和丈夫就来到双流的客人家里,准备10个菜一桌的家宴,炸酥肉、蒸螃蟹、尖椒鸡、毛血旺……做完菜后,曹大姐又马不停蹄地清洗配菜碗盆,恢复厨房如初。位于白果林的一家高档餐馆,从年开始提供私厨定制上门服务,一周接单3~4次,光是今年大年三十就接了3个订单。做菜太累,包桌太贵……到了春节时分,上门做菜成为很多成都家庭的选择。天眼查数据显示,年以来,“上门代厨”相关企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年1~10月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高达73.7%。每年的中秋节、国庆节、春节,都是上门做菜的高峰期,在美团平台上,年10月至12月数据显示,“上门代厨”的搜索量环比上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上门做菜的帖子5道菜78元有上门做菜平台去年订单量相较前年翻番红星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既有酒店星级大厨上门的高端上门做菜,也有自己是美食爱好者的亲民版上门做菜,两者之间的价差也非常大。有的不负责买菜买料,光是手工费就元,有的包工包料价格为元,还有单按菜品价格来算,按照距离、服务逐项增加。4年多以来,上门做菜连锁平台“51厨师”在全国40多个城市陆续开通了上门做菜服务。“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就是我们的旺季,‘上门做菜’市场挺火热的,年我们接到的订单比年翻了一倍。”平台工作人员郑女士透露。今年春节,光是大年三十当天,平台上就接到了7单成都的年夜饭订单。整个春节期间,上门做菜订单有20多单。在郑女士看来,上门做菜相较于外面吃有一些独特优势,“私密性更好,大厨上门有面子,在家吃完还可以陪朋友聊天。出门在外,一些紧俏的饭店不一定排得上位置。”红星新闻记者在平台上看到,顾客可以查询到厨师的过往履历、擅长菜系、证书荣誉,一位杨姓厨师曾在成都岷山饭店、北京京都饭店就职,擅长川菜、粤菜、湘菜和鲁菜,有32年厨龄。▲上门做菜连锁平台上,有厨师的简介以成都为例,厨师上门服务费用为元,需要顾客自行提供食材。“顾客把菜买回来就好了,菜品的洗、切、配、做都是由师傅完成。做完饭菜后,厨师会把厨房收拾干净,把厨余垃圾带走。”郑女士解释。除了这样的专业厨师,也有不少年轻的厨艺爱好者想利用节假日来赚零花钱,这样的价格更为亲民。在成都生活的女孩小圆(化名)去年辞掉工作,爱做菜的她在闲暇之余开始接单上门做菜。需要客户提供食材也可以代买,3道菜58元,5道菜78元,4公里内免交通费。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商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门代厨说到底是家政服务的一环,它从繁杂的家政服务中分离出来,更加垂直细分,又拥有机动性强、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更贴近现代生活,因此得以发展越来越好。归根结底,其流行的根本还是贴近了消费者心理,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个厨房行业自媒体账号“集成厨房说”认为。受互联网大环境影响,很多家庭作坊的上门做菜平台,会非常看重自媒体账号的运营和孵化。小红书、b站、抖音等都会同步开设账号,通过发布上门做菜的过程视频,吸引更多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