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饭点爆满藏在淄博十七中附近的家常

“老板,可以采访一下您吗?”“稍等一下在忙...”

“老板,方不方便……”“稍等一下这很忙...”

“老板……”“……在忙...”

“真nàng来!”

一句地地道道的淄博话,道出了这家店生意的火爆,若是你饭点去,很有可能“一位难求”。

店里的桌椅和桌椅之间空隙很小,可谓把座位布局利用到了极致。

即使坐的拥挤,大家也毫不介意。来这里,定是食味道而非食环境,随意、粗糙、嘈杂…这也正是家常菜馆的魅力吧。

店内锅碗瓢勺的交响乐奏响,食客们谈笑自若,大快朵颐,食物的香气氤氲于这家不显眼的小店中,烟火气在各个角落渐渐升腾。

冬日里的这家小馆一片生机勃勃,就像许久未见的老友,一见面不需寒暄,边脱外套边坐下直接聊天“我跟你们说,我昨天……”

老板之前是二棉的员工,年开了这家店,先前店在十七中附近,后来搬到了二棉北街。

不求花里胡哨的噱头,只是追求把普通的食材做好——“我们的菜最便宜最简单还好吃”。

店内顺好的菜品被整整齐齐的放在冰箱里,一旦有食客下单,可以最快的把菜做好端上桌。

老板谈笑间还有些腼腆,但是对自己的厨艺却非常自信,简单的食材经他的手加工,都有一种令人上头的味道。

透过制作间的窗口能清晰的看到厨师在里面熟练的颠勺和翻炒。

“急火猛攻,唯快不破”。简简单单的食材在翻滚的油星和升腾的火光之中,一道道的被麻利端出来。

这9年里,好味道留住了一批又一批老食客。

“我一直来这吃,就认这个味儿。”一位食客说到,“他家的味道是真不错。”

老板是一个不善言辞,但很实在的人。谈起他开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要生活呀。”

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把时间和专注都放在眼前这一道道家常菜上。

世间大多事物不需秀丽和宏伟,也同样可以平凡而伟大;不必事事都阳春白雪,时间会散发出最好的香气。

“之前每天早上三四点去进菜,那时候是真冷啊,冻的腿都弯不了了,”说起之前的经历,老板有些感慨,“但现在好了,有人专门送菜上门,在质量和分量上面也有保证,不好的菜随时都可以退回去。”

“不管做什么,只要用心做,没有什么做不好的。”

的确,一家老店,为什么必须要有故事依托呢,他们的故事,早就在时间的慢慢流动中,浸润在了食物里。

店内没有菜单,菜品被简单直观的印在了墙上。

其中,老板最拿手的干煸辣子鸡、辣炒肥肠、大葱炒豆腐、炒合菜的图片清晰明了的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

干煸鸡

干煸辣子鸡一上桌,爆炒的姜香和麻椒香气直冲曲曲脑门勾出馋虫,让人好一个神清气爽。

他家的鸡都是现杀的,以保证鸡肉的新鲜与口感。

小块的鸡肉又麻又鲜,肉质紧致很有嚼劲,咀嚼之间还有汁水溢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下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不管有什么烦恼,都会在鸡块入口,鲜麻的香气到达五脏六腑后,烟消云散。

炒合菜

炒合菜是用豆芽、韭菜、鸡蛋、粉条等炒的一道家常小菜。

别看是道家常小菜,炒合菜可有很多讲究呢。炒合菜的精华在于大火爆炒,一分钟左右就出锅。一般家庭的小火,很难达到那么冲的火候。

大火爆炒的青菜出锅后仍然保留充足的水分,韭菜的清香恰到好处对整道菜提味,又不会让韭菜本身的味道过冲。鸡蛋豆腐蓬松软嫩,粉条劲道又入味。

整道菜就是食材的香气与锅气的完美融合。

油条黄瓜

油条黄瓜是最日常,也是我最喜欢的凉菜啦,油条的酥脆和黄瓜的清口在麻汁和蒜的调味中互相成就。

一口黄瓜,一口油条,满足感不言而喻。

烩菜

烩菜里面食材丰富,有炸肉、丸子、豆腐泡、粉皮等。

豆腐泡轻轻一咬,包着一团热乎乎烫口的汤,边哈气边嚼,像是把幸福一点点吃掉,熨平了人们的对生活的烦恼。

山药炖的很软糯,白菜炖的也烂烂的,很入味。

恍惚之间,被味蕾拉着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奶奶倚在沙发上织毛衣,爷爷在看报纸,在炉子上炖菜煮粥,咕嘟咕嘟地。那时候煮菜总是慢慢的,时光也慢慢的,时间多的好像永远都用不完。

同行五人,边吃边聊,自然而然的融入在店内随意舒适的气氛中,五个菜配着馒头米饭,吃的又饱又好。

所以还是放下手机,投身这片市井烟火之中吧,“现实生活永远不会跳票,永远不由分说,永远扑面而来。”

店铺信息

店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oujk.com/afhgx/29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