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鲜香官保鸡,可别误为宫保鸡

“东安子鸡”又叫“东安鸡”“官保鸡”,是一道湘西传统名菜,可别误为“宫保鸡”。它以肉质肥嫩,口感酸辣鲜香而闻名,年曾入选《上海世博会“四大传统湘菜名录”》。

民间传说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趁朝廷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联合其他势力在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反唐。作为主要战场的北方,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东安子鸡

为此,很多人纷纷逃往南方以避战乱。其中,有一位姓李的富商,带着家人和财物前往湘西,去投靠一位远房亲戚。

这天傍晚,李姓富商一家人路经湖南东安场(今湖南东安县)时,天降大雨,道路湿滑,马车无法前行,一行人只能在当地找寻住处。

找了一阵后,终于找到一户人家,就去敲门。

不多时,门开了,一位老叟探出头来,看到一行人已经淋成了落汤鸡,赶紧招呼他们进屋。

老叟问明他们的情况后,告诉李姓富商,他是一位猎户,独自一人在此生活。说完,就生火,让他们赶紧烤干衣服。

香辣“东安子鸡”

待李姓商人一家烤干衣服之后,他们的肚子饿了,但是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就拿出银两,向老叟买些吃的。

老叟说,我不是买饭的,不能要你们的钱。家里养了一些鸡,但还没长大,属童子鸡,就给你们炖几只鸡吃吧。于是,老叟把鸡捉来,三下五除二将鸡宰杀处理干净,架起大锅,开始炖鸡。

李姓富商之前做过几年厨子,最拿手的便是辣子鸡,于是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几种香料以及山西老陈醋,待鸡炖至七八成熟的时候,帮老叟把鸡捞出后说,我会做爆炒鸡,您也尝尝我的手艺。

经老叟同意后,李姓富商就开始操作。不一会儿,爆炒鸡出锅,就请老叟先尝。老叟尝完后说:“味道真不错!你们也快吃吧。”

李姓富商一家子就吃了起来。他们吃得大汗淋漓,浑身舒畅。

第二天,天晴了,李姓富商辞别了老叟,继续赶路,几日后到了湘西亲戚家。

装入砂锅的“东安子鸡”

李姓富商在亲戚家安顿好后,继续做生意。

有一次,他到东安谈一笔生意。谈完后,就去看望住在此地的那位老叟。

当他来到老叟家门口时,发现老叟家变成了小饭馆,打出了“东安炒子鸡”的幌子。

李姓富商进了小饭馆,看到老叟正在招待客人,忙着上前打招呼:“老伯,您开了饭馆啦?”

老叟答:“是呀,还得感谢你啊!我年纪大了,打猎体力不支,那天看到你做爆炒鸡后,我便用你的做法,在家开了这个小饭馆,做炒子鸡来卖。”

李姓富商尝过老叟炒制的鸡块后,发现味道有点不对,就告诉老叟,您把放调料的先后顺序搞错了,火候也没掌握好。于是,他亲自下厨,为老叟做了示范,直到老叟完全弄明白爆炒鸡的要领为止。

随后,李姓富商去东安城里为老叟定制了全套餐馆用具,还找来了泥瓦匠,为老叟新建了住房和饭馆,又为饭馆做了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刻着“东安子鸡”四个大字。

又过了几年,老叟病逝,但这家饭馆依然火爆。原来,那位李姓富商接手了老叟的饭馆,继续经营。

随着来此吃这道菜的人越来越多,“东安子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东安城里的厨师慕名前来品尝,尝过之后都愿意出钱学习这道菜的烹制方法,但都被李姓富商婉拒。

李姓富商晚年,将这道菜的做法教给了一位跟随他多年的跑堂伙计。那位跑堂伙计后来收了几名徒弟。此后,这道菜的做法便慢慢传了出去。

历史演变

实际上,“东安子鸡”创制于西晋,叫“陈醋鸡”。

西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年)于应水之滨设立县治,叫应阳县(今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时任县令为县衙挂匾,请当地名厨操刀把勺,大摆宴席。按照当时的风俗,酒席到了第五道菜就是鸡肉,叫“鸡开口”。那一次的“鸡开口”吃起来有点酸,这一酸,酸开了食客的胃口。散席以后,县令把厨师叫去,问他怎么想到在鸡肉里放醋调味?厨师忙跪在地上说:“大人恕罪!我不是故意的,当时很急,错把陈醋当料酒放了,无奈中为了除醋味,我立即加了一些花椒、生姜。下不为例,请县令大人恕罪!”县令笑起来,高兴地说:“恕什么罪呀!大家都说这放了醋的鸡真好吃!我叫你来是要嘉奖你!”一时巧合,竟创造了一道名菜。从此,“陈醋鸡”的做法就在民间传开了。

清末时叫“官保鸡”。清朝末年,湘军将领席宝田因镇压太平天国和贵州苗族起义有功,清廷封席宝田为光禄大夫,授予“太子少保”称号。席宝田晚年称病归里,住在伍家桥。一次,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到席宝田家做客,酒席中上了这道“陈醋鸡”,家厨为了增加鲜味,特在“陈醋鸡”里加了些陈年乳豆腐汁,这样做出来的“陈醋鸡”不但酸辣可口,而且香脆有余。曾国藩等人吃了,赞不绝口,左宗棠问及菜名时,席宝田本想说“陈醋鸡”,可又想到这名字太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曾国藩插嘴说:“这是席官保家的特产,就叫‘官保鸡’吧。”左宗棠、刘坤一附和说:“对!名将家里出名菜,官保鸡,好名字!”从此,这道菜就传到了宫廷。

民国时叫“东安鸡”。年第一期北伐,唐生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北伐胜利后,唐生智定居南京。为了庆贺北伐胜利,他在南京设宴招待他的部下和同僚,酒席间出了一道“官保鸡”。他的私人厨师是伍家桥人,在厨艺上更加讲究。首先选用的鸡必需是没有生过蛋的雌鸡,重量不超过一斤半;制作时火功恰到好处,保持鸡骨头里的血呈鲜红色;在刀法上,一只鸡除了内脏,一共切成16块,摆在盘子里,正好是一只完全的鸡。部下和同僚吃过之后,都说,这道菜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问这菜叫什么名,唐生智正要开口,在旁的顾伯叙提醒说:“家乡风味家乡菜。”唐生智马上说:“这是我们东安的特殊菜,叫‘东安鸡’。”唐生智外交广,待客常以“东安鸡”做压席菜。郭沫若的《洪波记》也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唐生智在长沙水陆洲的公馆里设宴招待了他,其中,东安鸡的菜味特佳。

湘菜代表

经过一千二百多年的传承,东安子鸡的做法至今都没有改变:将小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整只鸡放入锅内煮至七成熟时捞出放凉,再切成小块或长条。然后,在炒锅放油加热至八成热,下鸡块或鸡条,加入姜丝、醋、花椒粉后爆炒,再加入鸡汤、盐焖至汤汁收干,出锅后装盘即成。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一行时,用“东安子鸡”等湘菜招待他,尼克松吃得很高兴。尼克松回国后,还多次赞扬“东安子鸡”味美可口,久食不厌。

如今,在湖南很多地方都能吃到“东安子鸡”。但是,许多食客还是喜欢到东安县的餐馆,因为那里有最正宗、最美味的“东安子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oujk.com/afhgx/450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3